为庆祝第41个教师节,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9月12日,由学校人事处、党委人才办主办,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牵头,联合商学院党委、体育学院党委、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共同承办的“弘扬教育家精神,做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专题讲座在龙赛报告厅举行,讲座邀请了苏志刚教授主讲,学校200余名教职工参加。
苏志刚教授在讲座中,系统阐述了教育家精神对高校教师的重要意义。他强调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紧扣人才培养核心任务,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推动“四个回归”,深化评价与教学改革。此外,苏志刚教授深入分析了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内涵与路径。他表示,高校教师应明确自身多元角色,通过个体内在提升与群体外在推动实现专业成长。面对高校现存痛点与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苏教授建议,高校需依据产业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加强实践教学和产业评价,发挥教师发展中心和基层党组织作用,提升教师成就感和敬业度。最后,围绕“如何成为优秀高校教师”这一核心主题,苏教授结合国内外高校典型案例与宁波大学多个学院的优秀教师实践榜样,为青年教师提出了宝贵建议,鼓励大家利用SWOT等工具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主动学习转变角色,积极融入组织并不断反思成长。
讲座结束后,主持人谢冰蕾代表主办单位表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苏教授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为与会教师带来了一场思想与智慧的盛宴,必将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与会教师也纷纷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坚守育人初心,提升专业素养,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学校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相关链接:
苏志刚,教育学博士、二级教授,中国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创新平台常务副理事长,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中心、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专家,宁波大学客座教授、宁波工程学院原党委书记,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主持教育部《地方高校面向新工科建设的教师发展与评价激励机制探索》、《新时代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等十多项研究课题,在《中国高等教育》、《高等工程教育》、《中国高教研究》、《中国高校科技》、《中国大学教学》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主编教材10余本。荣获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劳动模范”,“宁波市杰出人才”等称号。